眩是指眼花或眼前發(fā)黑,暈是指頭暈甚或感覺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轉,二者常同時并見,故統(tǒng)稱為眩暈。
一、護理常規(guī)
[臨床表現]:高血壓病人可用頭痛、眩暈、勁項強直、疲勞等癥狀,但不一定與血壓水平相關。也可出現視力模糊、鼻出血等較重癥狀。
[臨證護理]
1. 眩暈伴惡心嘔吐者,可按壓合谷、足三里等穴位。
2. 血壓驟升時應避免過度勞累及暴喜暴怒等精神刺激,以防肝陽上亢,陽極化風。
[飲食護理]:飲食宜清淡,忌食辛辣、肥膩、生冷、煙酒之品。
[用藥護理]
1. 中藥湯劑宜溫服,觀察用藥后反應。
2. 眩暈伴嘔吐者藥宜冷服,或用生姜汁滴舌后服用,采用少量頻服。
[并發(fā)癥的護理]
1. 中風:若出現頭暈、肢體麻木、語言不利等癥狀為先兆,配合醫(yī)生準確及時給予搶救。
2. 高血壓腎病:若出現少尿、蛋白尿、浮腫等表現,應臥床休息,抬高下肢,準確記錄24小時出入量,遵醫(yī)囑給予利尿消腫,觀察用藥后的反應。
[健康指導]
1. 心情舒暢、樂觀
2. 有高血壓病史者要堅持服藥,定期測量血壓。
二、 辯證施護
[肝陽上亢]
主證:頭暈頭痛,心煩易怒,面紅目赤,舌紅苔黃,脈弦。
施護:1.湯藥劑宜在飯后2小時溫服。
2.飲食宜清淡,可飲服菊花茶、決明子以清肝瀉火止痛,忌動物內臟。
[痰濁中阻]
主證:頭暈頭重,困覺乏力、嘔吐痰涎,舌淡苔膩,脈弦滑。
施護:1.飲食清淡,可食用冬瓜、苡仁等以健脾益腎,忌食油膩過甜,生冷食物,以免注濕生痰。
2.嘔吐較劇烈者,中藥少量頻服,并配合按壓內關以防嘔吐。
[肝腎陰虛]
主證:頭暈耳鳴,視物昏花,腰膝酸軟,舌紅少苔,脈細弦或細數。
施護:1.飲食宜食甲魚、黑芝麻、核桃等補益肝腎為主,可服用蓮子茶清心定神或薄荷枸杞子茶清利頭目。
2.眩暈嚴重者,應閉目靜臥,慎下床活動,以免摔傷
[心脾兩虛]
主證:頭暈目眩,面色咣白,神疲乏力,舌淡苔薄白,脈細弱。
施護:1.多食瘦肉、豬肝、豆類,水果以增補脾胃,補益氣血。
2.補益藥物宜飯前空腹服用,服藥后稍活動,以助脾氣疏達運化藥力。
[氣虛血瘀]
主證:心悸怔仲,胸悶胸痛,舌暗淡胖,脈沉滑或結或代。
施護:1.平時可用黃芪泡水以補益心氣。
2.胸悶胸痛時于氧氣4-6升/分吸入,疼痛劇烈者遵醫(yī)囑使用鎮(zhèn)痛藥。